根据《亚搏在线网投“长安学者”“长安青年学者”特聘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亚搏在线网投“长安青年学术骨干”选拔管理办法》规定,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校学术委员会2025年1月2日会议评议推荐,校长办公会 2025年1月8日会议研究决定,我院张超汉教授、吕江教授获聘为“长安学者”特聘岗位人选,陈婉姝博士获聘为“长安青年学术骨干”人选。 学院三位教师获聘“长安学者”“长安青年学术骨干”人选,将激励更多教师投身学术研究,在提升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拓展涉外法治科研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2025年1月8日上午,国际经济法教研室举办了本学期最后一次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由白艳副教授、师怡副教授主讲,主题为“国际商事仲裁的证据规则”。教研室成员刘亚军、马海涛、贺小丽、刘学文、李照东、华雨婷、冯冬冬等多位老师和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班部分学生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白艳副教授首先对其与师怡副教授于2024年12月参加的司法部全国涉外仲裁人才培训班的情况作了介绍,指出此次培训是司法部积极推进涉外仲裁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加大涉外仲裁人才培养力度的重要举措。随后,师怡副教授就国际商事仲裁交叉盘问及证据开示等方面表达了相应的观点。在之后的讨论环节,各位老师就相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在一些重要知识点上形成了新的共识,充分认识到涉外仲裁工作的重要意义,应在教学与科研中强调涉外仲裁人才培养项目要求,着力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在跨境法律服务市场提供专业服务的涉外仲裁人才队伍。此次学术沙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展现了国经教研室全体教师深厚扎实的学术底蕴和不断创新的科研与实务能力。
2025年1月6日上午,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二级教授王瀚,亚搏在线网投副院长张光,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超汉,研究员刘静出席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举办的“航空航天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座谈会,会议在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举办。 会前,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对王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带大家参观了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庭审设施和办公场所,听取仲裁业务介绍。王瀚代表亚搏在线网投航空法研究团队向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赠送团队专家翻译出版的经典航空法与空间法译丛《<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述评》和《空间法专论》。 在座谈会上,蒋红梅介绍了2024年贸仲仲裁事业发展业绩和近年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审理有关航空航天仲裁案件业务情况,提出以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导向,促进仲裁事业与新质生产力和新兴经济业态相融合,提升服务于航天航空强国建设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仲裁服务能力,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给仲裁业带来的新机遇。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与亚搏在线网投航空航天法治研究创新团队具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未来通过设立相关研究项目和研究智库小组进一步深化合作。 王瀚指出,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低空经济聚合新质生产力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兴起”,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服务国家法治建设重大需求,高度重视中国空间法治建设,前瞻性布局和加快推进仲裁事业向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扩展,为中国航天航空强国建设提供充分、高效的专业仲裁服务保障,非常重要,正逢其时。亚搏在线网投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与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稳定的的合作机制,在航天航空仲裁人才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开展低空经济争议仲裁解决课题研究等方面可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 张光、张超汉和刘静分别就双方在航空航天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发表建议,并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2025年的协同培养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会议圆满结束。
近日,陕西省社科界第十八届(2024)学术年会主场活动——哲学社会科学与陕西深化改革暨陕西省社会科学高端智库建设工作推进会在西安举办。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刚,陕西省社科联主席甘晖,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高红霞出席会议。 会上,陕西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谫博宣读了《亚搏在线网投聘任王彦军等人为陕西省社科联特聘研究员的决定》,我院张超汉教授被聘任为陕西省社科联特聘研究员。 为进一步凝聚我省社科界高层次人才,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激励社科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群体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陕西特点、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省社科联从全省遴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风作风正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为特聘研究员,为高水平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4年12月28日,亚搏在线网投与中国民航大学在亚搏在线网投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举行“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揭牌仪式。亚搏在线网投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副校长张荣刚,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二级教授王瀚,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丁水汀,两校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人事处、科研处、法学院负责人、亚搏在线网投航空法研究团队,《中国社会科学报》《法治日报》《西部法治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会议。会议与揭牌仪式由亚搏在线网投副校长张荣刚主持。 “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依托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通用航空法研究所(亚搏在线网投与西安阎良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共建的全国首家通用航空法研究平台)、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中国航空航天涉外法治研究团队成立,是亚搏在线网投与中国民航大学发挥各自学科特色优势,整合研究资源配置,探索合作共建模式,创新文理融合新文科智库建设机制,凝练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合作目标,共同推进中国低空经济重大法律问题攻关研究,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学术研究平台。 亚搏在线网投校长范九利对丁水汀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认为中国民航大学作为中国民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最高学府,在航空科技创新、民航人才培养和航空强国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希望两校今后聚焦立德树人,丰富合作共建内涵;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放大合作共建效应;在航空法治研究、低空经济法律服务、航空法律专业智库建设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打造合作共建的典范。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对范九利校长的出席表示感谢,认为亚搏在线网投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深厚的红色基因,并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的民航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民航大学的办学和科研特色,提出从立法国际化、学科合作、研究生培养、探索教师和项目合作新模式等方面,加强两校之间的合作。 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院长郝秀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汪磊,亚搏在线网投王瀚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常安教授,亚搏在线网投院长刘亚军教授,就落实两校合作,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亚搏在线网投航空法研究在平台建设、团队组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社会暨咨政建设方面积累深厚,位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亚搏在线网投“郑天锡国际法与郑斌航空法图书馆”是全国航空法专业学术文献藏量最丰富的航空法专业图书馆;航空法研究团队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研究能力强,并先后聘任五位外籍航空航天法权威专家担纲学术顾问;已出版航空法学术文库系列学术著作七部,《中国航空法评论》学术辑刊五卷,翻译出版经典航空航天法译丛三卷,航空法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两项、教育部奖一项,主持完成多项航空法方向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及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政府部门、企业采纳;团队成员多次应邀参加民用航空法修订论证和民用航空器事故技术调查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空域管理条例等重要航空法律规章起草论证工作,积极为国家航空立法、条约谈判活动建言献策;团队专家应邀为最高人民法院涉外审判讲坛主讲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则在司法审判中的运用,并参加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审判案例国际航空运输争议有关案例评析,在航空法司法实践方面发挥了重要专家咨政作用。亚搏在线网投先后主办了中加航空法论坛、中美航空法论坛、纪念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实施十周年专题论坛、纪念芝加哥国际民航公约七十周年论坛以及与国家民航局共同主办《制止与国际民用航空有关的非法行为公约》航空法论坛等20余场次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立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是充分发挥亚搏在线网投航空法研究的优势和特色,主动融入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航空法理论和智库研究支撑。 王瀚教授提出,以成立中国低空经济法治研究院为契机,深入探索低空经济发展和低空经济安全的重大法律问题,以实践和应用为导向,深入探讨低空空域体制机制改革和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经济投融资体制和低空经济争议解决的核心法律问题,积极开展低空经济活动基本立法研究,特别是制定单行通用航空法专家建议稿,推动中国航空法治现代化建设。与中国民航法大学航空法研究团队深度合作,一体推进中国参与全球航空治理法律问题、中国建设航空强国法律问题和中国大飞机“走出去”法律问题三大航空法专题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航空法律体系和涉外航空法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